据江苏省卫健委通报,截至10月8日24时,江苏无新增确诊病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
专家提醒,当前疫情形势依然复杂,常态化防控措施丝毫不能放松,科学管控重点易感流动人群,做好持续化核酸检验是当下的重点工作之一。
去年6月,医政医管局正式下发了《关于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质量控制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做好重点人群的应检尽检工作,做到将疫情扼杀在传播源头。
在2021年7月30日发生的禄口机场重大疫情事件中,一次性发现9名机场工作人员感染,就是在应检尽检排查机场工作人员时发现的问题。由此可见应检尽检能够吹响常态化管控的疫情第一哨。必须要进一步加强一线人员的检验力度,并且不能漏掉任何一类重点人群的管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做好应检尽检,江苏省卫健委将全国要求的8类重点人群细分为36类,人群覆盖近数万人,并指定由数百家以上的政府、企业、街道、采样点、医院负责管理这些人群,饱和式完成重点人群的长期高频次核酸检测工作。
应检尽检工作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是在实际基层执行时却存在许多问题:涉及的部门较多,规范的报数流程,有效的人员管理,未检随访追溯多头跟进,检测机构每天向数十家管理机构上报采样数据,无法判断检测人员是重点人群还是普通采样群众等现状。
为解决上述问题,江苏省卫健委,雨花区疾控中心联合南邮医信设计并完成应检尽检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开发区域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来解决应检尽检工作中的问题。
应检尽检工作平台,需要解决三个问题:
1.及时提醒过期未检测的重点人群检测;
2.监督责任部门上报重点人群名单;
3.完善全区应检尽检工作的实时监控能力。
亦可减轻基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该平台以减少沟通成本、降低基层人员使用成本为目标,设计了上报数据、提醒未检、管理人员、审核工作、回溯数据五位一体的平台逻辑。在建成的区域疫情防控大数据平台中,各个机构的工作效率均显著提升。
采样机构仅需上报本机构的重点人群采样时间即可,管理部门在平台内仅需维护重点人群名单,即可获取相关人员的全部数据。省疾控在平台上完成对账号、36类人群的分类管理,每天自动获取下属机构的工作报表。
而在过去,采样机构不但要记录每个重点人群的隶属机构,还要将人员信息制成多个表格发送至不同的管理部门。牵头机构要手工排查每个人的采样时间,并将各采样点上报的数据整合分类,最后上报给省疾控。同时,省疾控也需要核对50家机构上报的数据。系统的上线大大降低了多部门间的沟通成本。